- 郭蓉娟
- 周五周日上午特需门诊;周四全天专家门诊(西院区);
- 詹淑琴
- 每月第一、第三周的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 王嘉麟
- 周一至周三全天及周五上午专家门诊(二七院区)
-
脑病二科
重点科室
科室电话:010-67689748
预约挂号- 科室介绍
东方医院脑病二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痴呆、焦虑症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依托单位,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卫计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连续承担着国家863、97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行业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获教育部、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各级成果奖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数百篇,长期接受国内外进修生、研修生参观学习。
科室设有脑功能测评室、脑电图室、肌电图室、导管室、重症监护室,建立了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急危重症、各种痴呆、焦虑抑郁、帕金森病、癫痫、多发性硬化、睡眠障碍、眩晕、头痛、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科室与天坛医院联合,开展缺血性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可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及取栓术。
“传承与创新”,“救死扶伤”是建科理念,脑病二科必将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打造出国内一流的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品牌!
- 科室特色及优势
脑病二科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依托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是急性脑卒中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介入诊疗技术:
科室目前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动静脉溶栓术、支架取栓术。科室与天坛医院技术合作,在脑血管病治疗领域,技术领先。
.
.
脑病科中医特色疗法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已常规开展包括多种中药制剂如静滴、口服,配合针灸、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理疗等多种中医传统外治法,治疗脑病科常见疾病。
(一)中药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是中医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依据传统经络学说,选择一定穴位,贴敷芳香走窜渗透性好的中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为治疗中风病患者及各类神经疾病患者出现的腹胀、头晕、便秘、失眠等常见症状,已广泛在门诊与病房开展中药药粉外用贴敷治疗。病房自备药粉如下:羌活、细辛、干姜、丁香、薄荷、天麻、当归、栀子、小茴香、黄连、吴茱萸、肉桂、川芎、酸枣仁、沉香、冰片等。
适应症:头晕、头痛、失眠、便秘、腹泻、呃逆、腹胀、胃瘫、脑动脉硬化、认知障碍、中风等。
常用配伍:
头晕:天麻+薄荷+冰片;羌活+细辛+川芎。腹胀:沉香+肉桂+小茴香。呃逆:丁香+干姜+吴茱萸。失眠:酸枣仁+当归;黄连+吴茱萸。常用取穴:神阙、中脘、内关、涌泉。
(二)脑病暑伏贴敷法
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中风、癫痫、脑动脉硬化、认知障碍等为临床常见脑病,具有反复发作和慢性进展的特点,临床观察此类疾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每逢诱因发作,因此临床治疗上侧重调整脏腑和避免诱因。暑伏具有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的特点,此时脏腑功能困厄,清阳不升,易诱发发作性脑病。而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运行,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增强脏腑功能的整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减少脑病的发作,延缓慢性脑病的进展。
暑伏治疗采用“外治”与“内治”相结合的方式。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先后研制了宁心安神膏方、泻肝安神膏方、解郁醒脾膏方、肝阳眩晕膏方、眩晕宁膏方、风痰眩晕膏方、芎麻头痛膏方、疏肝理气膏方、化痰活血通络膏方、健脾益肾膏方、补肾健脑膏方、加减不忘膏方等多种特色膏方,服用方便,临床疗效确切,配合暑伏贴敷能达到协同治疗作用,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适应症: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中风、癫痫、脑动脉硬化、认知障碍等反复发作性及慢性脑病。
贴敷时间:暑伏日
注意事项:脑病暑伏贴为鲜药贴敷,建议贴敷4-6小时,过敏体质者慎用。若自觉瘙痒、灼热、刺痛等需及时取下药贴。
(三)中药足浴法(足浴)
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它将中药汤剂和水盛于泡洗袋内,浸泡双足,利用水温及足底反射对皮肤、经络、穴位进行刺激,使药物通过的皮肤的渗透、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为充分发挥中药外用泡洗优势,依托中医“上病下治”理论,开展“中药泡洗+足底反射”特色技术,研制“温阳活血足浴方”,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同时有宁心安神之效,具体措施如下:
桃仁30g 红花30g 吴茱萸30g 附子50g 肉桂30g 鸡血藤30g
适应症:麻木、虫蚁感、水肿、周围神经病,发凉、乏力等症状
举例如下:将双侧下肢放入装有药物的塑料袋中,后放入盛有热水的桶中,或直接将药物加温后放入特制的容器中,水温保持在38-40度之间,每次泡30-45分钟,每日2次,10-14天一疗程。
(四)醒神开窍针法
针刺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之一,可治疗多种疾病。针对中风病、眩晕、头痛、不寐、郁证的不同特点,开展特色针灸治疗技术,如运用醒神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后意识障碍、痴呆;手足十二针及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头舌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咽三针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安神针法治疗不寐等。
具体穴位(主穴)选择如下:
a醒脑开窍(痴呆、中脏腑):百会、四神聪(均可点刺放血)、印堂、人中、风池;b通络理气(偏瘫):手足十二针(双侧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头针感觉区和运动区;c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廉泉、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左右旁开1寸左右,向廉泉刺)、承浆、地仓透颊车;d头晕:率谷(耳尖上1寸,前后平刺)、头维、神庭、风池、百会、四神聪、天雍。以上穴位,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日一次,14天一疗程。
(五)耳尖点刺放血
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开窍泄热、止痛消肿、祛风止痒、通经活络等作用。
适用症:头痛、失眠、高热、咽喉肿痛等。
(六)拔罐
拔罐疗法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时多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走罐及闪罐,以背部潮红为度,最后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留罐10-15分钟,日一次,10天一疗程,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主要适应症: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酸痛、关节酸痛、失眠、焦虑抑郁状态等。
(七)耳针及耳穴压豆
依据中医传统经络学说的理论,采用王不留行等物贴在耳穴,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选择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毫针刺,留针20分钟,或王不留行籽贴压4-6小时。10天一疗程。
主要适应症:失眠,焦虑抑郁状态(神门,肝,肾,内分泌,皮质下)、便秘(大肠,脾,胃,内分泌,皮质下)、眩晕、水肿、自汗等。
(八)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泄泻、尿频、尿失禁等症。
(九)中药膏方
膏方,属于中医传统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常用剂型之一,《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自古以来膏方都是中医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黄帝内经》中有文武膏(桑葚膏)养血,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参术膏益元气,《景岳全书》中有两仪膏(党参、熟地)补气血,《沈氏尊生》一书中龟鹿二仙膏(由龟板、鹿角、杞子、人参组成)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等等。
膏剂具有口感甘甜滑腻,服用方便,适宜久服的特点。膏方依据功效可分为治疗性膏方和预防保健性膏方两大类。依据辨证,可有调和阴阳,健脾益肾,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镇静安神等等作用。
眩晕、头痛、中风、焦虑、抑郁、失眠、记忆障碍、痴呆等都是脑病科常见多发疾病,也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我院脑病科在秉承中医脑病大家王永炎院士等老前辈学术思想及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宁心安神膏方、健脾益肾膏方、眩晕宁膏方、芎麻头痛膏方、中风康复1号膏方、中风康复二号膏方、颐脑益智膏方等等。
宁心安神膏方具有疏肝泻火、养血安神的作用,加减变化可治疗失眠、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并可改善心悸、烦闷、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眩晕宁膏方具有平肝熄风,滋阴补血,活血通络作用,对改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加减变化广泛适用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美尼尔综合症、颈椎病 椎动脉型,同时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有降压及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芎麻头痛膏方具有养血清脑、通络止痛功效,对改善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可靠,加减变化可适用于多种慢性头痛患者。
中风系列膏方具有扶正祛邪、化痰活血、解毒通络等作用,加减变化广泛适用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及治疗、康复全过程。
颐脑益智膏方具有滋阴养血、填精益髓、涤痰开窍、化瘀通络、增强记忆等功效,加减变化广泛适用于学习记忆力能力减退、轻中度认知智能功能障碍、血管源性或外伤性或老年性痴呆、脑萎缩等的防治。
健脾益肾膏方具有滋补脾肾、培元固本、增强免疫的作用,加减变化广泛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恢复期、巩固期、亚健康人群。
那么,服用膏方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膏滋药用法用量。膏滋多在秋冬季节服用,可直接入口含化,也可用少量开水冲服,早晨空腹或饭后与下午饭后或晚上睡前1小时各服用一次。根据病证需要也可用温热黄酒冲服。成人每次服2汤匙,约30g;小儿减半。特殊病人应遵医嘱服用。
第二,服用膏方期间的注意事项。膏方与传统汤剂均为中药饮品,只是煎制方法不同,因此,服用膏方注意事项与服用其他类中药的注意事项相同,应少食生冷、油腻、海鲜、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宜饮淡茶。服含有人参的膏方要忌食萝卜。服含首乌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富含钙、磷、铁,容易与滋补性中药中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溶并稳定的化合物。如服用膏方期间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外感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急性胃肠道感染呕吐、腹泻或服用膏方时发生厌食、腹胀等胃肠不适时也应暂停服用。膏方因种类不同,寒热温凉不一,适应人群各异,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一剂膏方全家享受,体质不同者反而会受害。
第三,膏方的禁忌。膏方多用蜂蜜调和,糖尿病血糖偏高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忌服。此外,妊娠期妇女,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避免膏方中含有特殊药物造成流产等。
最后,膏方的保存方法。膏滋药不含防腐剂,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0-5度),以防霉变。一般一瓶膏方可服用1-2周,开启后避免超过1个月。
(十)电蜡疗
石蜡是从石油中蒸馏出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它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传导,散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是一种良好传导热疗法。蜡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蜡可塑性强,能密贴于体表,可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协同进行治疗。此外蜡中的有效成分,还有促进创面的上皮再生的作用。电蜡疗是利用可控温电热系统对封闭的高分子袋体内的石蜡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充分融化后断电恒温使用的装置。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成本低、好掌握、易推广、疗效显著、绝对安全等特点,具有其他传统疗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可广泛应用。
适应症:腹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功能障碍、损伤及劳损、骨质增生与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痛经,宫寒与妇科炎症;伤口或溃疡面愈合不良、冻伤及冻伤后遗症等。
禁忌症:高热、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损伤、结核、妊娠、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开放性伤口、感觉障碍者禁用。
注意事项:治疗结束后,穿衣休息15-30分钟再出门,防敞风受寒。
(十一)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是一种物理装置,通过规律的充气和放气,使气压均匀地由远端至近端顺序加压于患肢上,可将静脉血液和淋巴液驱向近心端,起到类似“肌肉泵”的作用。另外,顺序挤压患肢可加快肢体血液流速,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利于局部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清除,降低患肢组织压力;气囊放气时患肢动脉血液迅速增加,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患肢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适应症:适用于肢体偏瘫、预防深静脉血栓、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淋巴水肿、肢体水肿、手脚麻木、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疾等。
禁忌症: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心功能不全、丹毒、深部血栓性静脉炎、急性静脉血栓、不稳定性高血压。
(十二)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用于便秘、肠道阻塞、肠道感染等。
适应症:肠梗阻、胃瘫、便秘、腹胀、高热;控制肠道感染(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肾功能不全)。
专家出诊表
时段 | 职称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上午 | 主任医师 | |||||||
副主任医师 | ||||||||
下午 | 主任医师 | |||||||
副主任医师 | ||||||||
夜晚 | 主任医师 | |||||||
副主任医师 |
- 注:
- 医师团队(共10人)